电梯维修工作需要遵守哪些安全规定?

2024-12-30

电梯维修工作是一项具有较高危险性的工作,需要严格遵守以下安全规定:

一、维修前的安全规定

1. 资质要求

   维修人员必须持有国家相关部门核发的电梯维修操作资格证书,且证书应在有效期内。这是确保维修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来安全开展工作的基本前提。

2. 工作环境检查

   在开始维修工作前,维修人员需要对电梯周围及井道等工作环境进行检查。在电梯入口处放置醒目的“电梯维修中,禁止使用”的警示标志,最好是有围挡设施,防止非工作人员进入。

   检查机房的照明、通风是否良好。机房温度应保持在合适的范围,一般为5 40℃,避免因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电气设备性能或导致人员不适。

   检查井道内是否有异物、积水等异常情况。例如,如果井道底部有积水,可能会导致电气设备短路,引发安全事故。

3. 设备及工具检查

   确保维修所使用的工具齐全、完好且经过检验合格。例如,使用的万用表、兆欧表等检测工具应能正常工作,绝缘性能良好。

   检查个人安全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带、安全鞋等是否符合安全标准。安全带的强度和长度应能满足在井道内作业的安全要求,安全鞋应具有防滑、防砸等功能。


   对电梯的紧急救援设备,如手动盘车装置、紧急电动运行装置等进行检查,确保其功能正常,以便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安全地移动轿厢。


二、维修过程中的安全规定

1. 断电操作

   在进行电梯维修时,必须切断电梯的主电源开关,并在开关处挂上“正在维修,禁止合闸”的警示标识。同时,要确保主电源开关能够有效隔离电源,防止意外通电。

   对于一些带有备用电源的电梯系统,也要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备用电源不会在维修过程中意外启动电梯,如断开备用电源的控制回路。

2. 防止轿厢移动

   在轿厢顶上工作时,必须将轿厢可靠固定,通常使用轿厢检修运行开关将轿厢停在合适位置,并设置好轿厢的机械和电气制动装置,防止轿厢意外移动。

   如果需要在轿厢和对重之间的空间进行作业,除了固定轿厢外,还需要对重进行可靠的固定,防止对重意外移动造成人员伤亡。

3. 井道作业安全

   进入井道作业时,维修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的挂钩应牢固地挂在可靠的固定点上,如井道内的专用挂点或者轿厢顶部的牢固结构。

   严禁在井道内上下同时作业,以避免上方作业产生的坠落物对下方人员造成伤害。

   井道内使用的工具和零部件必须妥善放置,防止掉入井道底部或卡在电梯部件之间引发故障。

4. 电气安全

   维修电气设备时,维修人员必须先验电,确认无电后才可进行维修操作。在带电作业时(特殊情况且经过严格审批),必须使用绝缘良好的工具,维修人员应穿戴绝缘手套和绝缘鞋。

   对于电梯控制系统的电路板等精密电气设备,维修时应采取防静电措施,如维修人员佩戴防静电手环,操作环境保持适当的湿度等,防止静电损坏电路板。

5. 机械部件维修安全

   在更换或维修电梯的机械部件,如曳引机、导轨、钢丝绳等时,必须使用合适的起重设备和工具,并且这些设备和工具应经过检验合格,其额定起重量应满足部件重量的要求。

   对曳引机等高速旋转部件进行维修时,要确保其完全停止转动,并且在维修过程中防止其意外启动,例如拆除电机的电源线或设置机械制动装置。

三、维修后的安全规定

1. 清理现场

   维修工作完成后,要仔细清理维修现场,确保没有工具、零部件等遗留在电梯井道、轿厢顶或机房内。因为这些遗留物可能会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引发故障。

2. 功能测试安全

   在对电梯进行维修后的功能测试时,要确保所有的安全装置,如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等都已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测试过程中,维修人员应保持警惕,随时准备在出现异常情况时采取紧急措施,如按下紧急停止按钮。

3. 恢复使用检查

   电梯恢复使用前,要对电梯的所有安全标识进行检查,确保其完整、清晰。同时,要拆除维修时设置的警示标志和围挡设施,并且通知相关人员电梯维修完成,可以正常使用。


分享